Fabian Horst Becherer,德国籍,受聘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助理教授(副研究员),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加速器的高能物理实验。他于2022年在德国弗莱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随后加入德国同步辐射实验室Belle II小组,担任博士后研究员。在此期间,他参与了Belle II硅像素探测器的升级工作以及tau轻子的精确测量研究。目前,他担任Belle II国际合作组顶点探测器副组长。
近年来,他在《Nature》、《Physical Review D》、《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》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。Becherer博士的加入,增加了吉林大学在Belle II国际合作组中的显示度。
2017 - 2022
在弗赖堡大学(
Albert-Ludwigs-Universität Freiburg
)完成的博士论文
(Dr. rer.
nat.) (
成绩
: Magna cum laude)
指导老师
: Prof. Dr. Markus Schumacher
论文
:
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s of the Higgs boson exploiting the H
→ττ
decay
mode and thei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decay modes using the ATLAS detector
(
成绩
: Summa cum laude)
•
使用
2015+2016
数据集测量
H→ττ
简化模板横截面
•
将
H→ττ
衰变通道整合到
2015-2017
数据集的联合希格斯玻色子测量中
•
在
ttbar Tag&Probe
分析中测量
ATLAS τ
触发效率和尺度因子,适用于整
个
Run 2
数据集
•
使用
2015-2018
数据集测量
H→ττ
的横截面
•
将
H→ττ
衰变通道整合到
2015-2018
数据集的联合希格斯玻色子测量中
•
将
2015-2018
数据集中的
H→ττ
分析外推到
HL-LHC
2011 - 2017
在弗赖堡大学(
Albert-Ludwigs-Universität Freiburg
)获得物理学学士(
B.Sc.
)
和硕士(
M.Sc.
)学位
(
成绩
: very good)
指导老师
: Prof. Dr. Markus Schumacher
论文
:
Estimation of background processes with a jet misidentified as a hadronically
decaying
τ
-lepton and measurements of Simplified Template Cross sections in the H
→τ
l
τ
h
decay channel with the ATLAS experiment at 13 TeV
(
成绩
: very good)
•
主要专注于粒子物理、统计学和激光物理
2002 - 2010
在埃门丁根歌德中学(
Goethe-Gymnasium Emmendingen
)毕业(
Abitur
)
(
成绩
:
good)
2012 - 2014
弗赖堡大学心理学研究所
科学助理
研究所服务器、工作站和笔记本的管理与维护
2014
弗赖堡大学物理学研究所
科学助理
高级物理实验室中μ子实验的修订与优化
2014 - 2017
弗赖堡大学物理学研究所
科学教学助理
多个不同主题讲座的助理
2017- 2018
Albert-Ludwigs-Universität Freiburg
物理研究所
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
在“Verbundprojekt 05H2015 - 利 用LHC上 的ATLAS实 验 进 行 高 能 物 理 研 究(BMBF-FSP 103):希格斯物理学与Grid计算在ATLAS实验中的应用”项目中担任分析员,专注于使用两个τ轻子最终态进行希格斯玻色子的测量。
2018- 2022
Albert-Ludwigs-Universität Freiburg
物理研究所
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
在研究生院
RTG2044
(
DFG-GRK2044
)项目中担任研究员
——
该项目聚焦于希
格斯粒子在
LHC
发现后的质量和对称性研究,旨在获得博士学位,主要专注于
利用两个
τ
轻子最终态进行希格斯玻色子的横截面测量及其联合分析。
2022-2025
Deutsches Elektron-Synchroton (DESY)
DESY
奖学金项目的博士后研究员
作为DESY声誉卓著的Belle II小组中的一名研究科学家,我的职责涵盖了从硬件开发到复杂分析工作的广泛领域。具体来说,我深度参与了先进的Belle II像素探测器(PXD2)的预调试、安装和运行阶段,并且现在作为副项目负责人领导其运营。此外,我还领导着Belle II τ工作小组中的两个关键分析项目,旨在精确测量τ轻子的质量和寿命。
2025-
现在
吉林大学物理学院
准聘助理教授(副研究员)
1. JHEP 08 (2022) 175
”
Measurements of Higgs boson production cross-sections in the H
→ τ
+
τ
−
decay channel in pp
collisions at
√
s=13 TeV with the ATLAS detector
”
, 20th January 2022
2. Nature 607, 52
–
59
”
A detailed map of Higgs boson interactions by the ATLAS experiment ten years after the discovery
”
,
04th July 2022
3. ATL-PHYS-PUB-2022-018
”
Snowmass White Paper Contribution: Physics with the Phase-2 ATLAS and CMS Detectors
”
, 05th
November 2021
4. ATLAS-CONF-2021-053
”
Combined measurements of Higgs boson production and decay using up to 139 fb
−
1
of proton-proton
collision data at
√
s=13 TeV collected with the ATLAS experiment
”
, 02th November 2021
5. Phys. Rev. D 101, 012002
”
Combined measurements of Higgs boson production and decay using up to 80 fb
−
1
of proton-proton
collision data at
√
s=13 TeV collected with the ATLAS experiment
”
, 3rd January 2020
6. Phys. Rev. D 99, 072001
”
Cross-section measurements of the Higgs boson decaying to a pair of tau leptons in proton-proton
collisions at
√
s
=
13 TeV with the ATLAS detector
”
, 10th April 2019